【李白著 白马篇 的解】《白马篇》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,全诗以“白马”为意象,描绘了一位少年侠客的形象,展现了边塞豪情与壮志凌云的精神风貌。此诗虽短,却气势磅礴,情感激昂,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典型的豪放风格和对英雄主义的推崇。
一、诗歌内容简要总结
《白马篇》共八句,
> 白马饰金羁,连翩西北驰。
> 借问谁家子,幽并游侠儿。
> 少小去乡邑,扬声沙漠垂。
> 宿昔秉良弓,素练缚虎罴。
> 拂衣去京邑,长驱西入秦。
> 舍身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
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骑着白马、英勇无畏的游侠形象,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。诗中的“游侠儿”不仅是个人英雄,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。
二、诗歌解析
诗句 | 解析 |
白马饰金羁,连翩西北驰。 | 描写一位骑着装饰华丽的白马、疾驰向西北的侠士,突出其英姿飒爽。 |
借问谁家子,幽并游侠儿。 | 提出疑问,这位侠士是谁?原来是来自幽州、并州的游侠。 |
少小去乡邑,扬声沙漠垂。 | 他从小离开家乡,在边塞地区声名远扬。 |
宿昔秉良弓,素练缚虎罴。 | 他自幼习武,擅长射箭,能徒手制服猛兽。 |
拂衣去京邑,长驱西入秦。 | 他拂袖离开京城,奔赴西方进入秦国(指边地)。 |
舍身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 | 为了国家大义,他甘愿献身,视死如归。 |
三、主题思想
《白马篇》的主题在于歌颂边塞英雄,赞扬其忠诚、勇敢与牺牲精神。诗中所描绘的“游侠儿”,不仅是个人英雄,更是国家精神的化身。李白借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,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。
四、艺术特色
1. 语言简练有力:全诗语言质朴,节奏明快,富有力度。
2. 意象鲜明:以“白马”“良弓”“虎罴”等意象塑造英雄形象。
3. 情感激昂:整首诗充满豪迈之气,体现出李白诗歌的典型风格。
五、结语
《白马篇》虽篇幅不长,但结构紧凑、意境深远,是李白乐府诗中的代表作之一。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,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忠勇精神的推崇。读此诗,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代的豪情壮志,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现实意义。